由于水阻柜的容量遠大于一般的固定水阻,因此在測量時應針對不同的容量選擇合適的測量范圍。根據經驗,一般1 ~ 47 μ F之間的水阻,R × 1K塊測量,大于47 μ F的水阻可用R × 100齒輪測量。將萬用表的紅色引線接負極,黑色引線接正極。萬用表的指針在接觸瞬間向右偏轉較大(對于相同的電障,容量越大,擺動越大),然后逐漸向左偏轉,直到停在某一位置。由于智能水阻的兩極具有剩余電荷的特點,應盡量先將電荷放電,否則容易發生觸電事故。處理故障水阻時,先斷開智能水阻組的斷路器及其上、下隔離開關。如果采用熔絲保護,請先拆下熔絲管。此時智能水阻組雖然已經通過放電電阻自行放電,但仍會有一些殘留電荷。因此,必須進行人工放電。放電時,先將接地線的接地端子固定在接地網上,再用接地棒對水阻器進行多次放電,直到沒有火花和放電聲,再固定接地線。
此時的高壓水阻柜是電解水阻的正向漏阻,略大于反向漏阻。實際應用經驗表明,電解水阻器的漏電電阻一般應在幾百K Ω以上,否則將無法正常工作。在試驗中,如果在正反兩方向沒有充電現象,即表針不動,說明容量消失或內部電路斷開;若測量的電阻值很小或為零,則說明水阻器漏電較大或已擊穿損壞,不能再使用。對于正負標記不清的電解電容器,可采用上述測量漏阻的方法進行區分。即任意測量泄漏電阻,記住其大小,然后交換探頭測量電阻值。兩種測量中電阻大的是正接法,即黑色探針接正極,紅色探針接負極。
同時,還應該注意,如果水阻柜廠家的內部線壞了,保險絲吹或鉛接觸不良,可能有殘余電荷之間的兩極,期間不會排放自動放電或手動排放。因此,操作或維護人員在接觸故障水阻前,還應佩戴絕緣手套,將故障智能水阻的兩極短路,使其放電。此外,串聯的水阻器應單獨放電。